當前位置: 首頁 > 籃球 > NBA

        NBA仍在尋找下個聯(lián)盟門面但他們已經(jīng)有了完美反派哈利伯頓

        2025-05-26 21:07:17

        譯者注:本文原發(fā)表自CBS,作者是Sam Quinn

        ,文中數(shù)據(jù)均截至原文發(fā)稿前(當?shù)貢r間5月22日)
        ,文中觀點與譯者及平臺無關(guān)

        2024-25賽季NBA的主流故事之一

        ,是聯(lián)盟在明里暗里尋找新的聯(lián)盟門面
        。隨著勒布朗-詹姆斯與斯蒂芬-庫里的職業(yè)生涯步入黃昏
        ,從喬丹到魔術(shù)師與伯德
        、再到詹姆斯
        ,NBA延續(xù)的“聯(lián)盟主角”傳統(tǒng)正在面臨斷檔危機
        。NBA總是習慣于通過一位默認的主角來構(gòu)建敘事框架
        ,這些前輩設(shè)定的標準之高,幾乎讓任何現(xiàn)役球員都難以企及
        ,這個無形的王座承載著太多難以企及的標準

        每位候選者都有各自的短板。杰森-塔圖姆的球風是否足夠華麗

        ?明尼蘇達的嚴寒是否會冰封安東尼-愛德華茲的星光
        ?維克托-文班亞馬尚未經(jīng)歷季后賽熔爐的淬煉。所有的潛在繼承者都困在各自的阿喀琉斯之踵里
        。于是年過四旬的詹姆斯依然被迫戴著荊棘王冠
        ,而NBA仍在等待它的新王。

        但在此我想說一句絕非貶義的話:聯(lián)盟已經(jīng)找到了一位堪稱完美的反派角色——步行者隊球星哈利伯頓

        。從表面上看
        ,他沒有任何令人反感的地方:場下沒有爭議事件,球風也不骯臟
        。然而當聚光燈亮起
        ,這位留著復古小胡須的魔術(shù)師瞬間化身為籃球場上的洛基,用兼具智慧與表演欲的獨特方式撕碎對手的尊嚴
        。他是籃球智商與表演天賦的完美融合體
        ,既能用手術(shù)刀般精準的傳球瓦解防守體系,也能用30英尺(約9.14米)外的后撤步三分給予對手致命一擊
        。當勝負已定時
        ,這個永遠掛著狡黠笑容的年輕人從不會吝嗇他的慶祝舞步。

        即便在尚未打過一場季后賽時

        ,他就敢在未來名人堂成員達米安-利拉德面前比出標志性的“利拉德時刻”手勢
        。因此當他在上周三的麥迪遜廣場花園提前復刻雷吉-米勒的鎖喉手勢時,我們其實早該見怪不怪——這正是哈利伯頓式體驗的縮影:他簡直迫不及待地要在傷口上繼續(xù)捅刀子

        首場比賽結(jié)束后

        ,他對自己的舉動表達了一絲懊悔,但并非因為對尼克斯隊不敬
        ,而是擔心自己“可能把這個手勢用在了一個追平比分的進球上
        ,而不是制勝球”。我們或許正處于NBA歷史上最和諧的時代:如今的球員們在AAU(美國業(yè)余體育聯(lián)合會)的巡回賽中一同成長
        ,被大學招募時常常扎堆進入寥寥幾所院校
        ,這些緊密的聯(lián)系一直延續(xù)到他們的
        NBA職業(yè)生涯。這使得NBA的宿敵對決越來越罕見
        ,也讓這項運動失去了不少人性層面的戲劇張力

        undefined

        或許正因如此,哈利伯頓才成為了一個如此有趣的對立存在

        。偉大的反派往往伴隨著誤解——想想德雷蒙德-格林
        ,這位次輪秀以場均個位數(shù)得分的表現(xiàn)鑄就名人堂級別的職業(yè)生涯
        ,同時在賽場上不斷嘲諷對手。當一位球員以不同尋常的方式行事
        ,即便出身平凡卻依然養(yǎng)成了戲劇性的風格時
        ,總會產(chǎn)生一種特別的吸引力。

        哈利伯頓曾是一位被忽視的三星級新秀

        ,在老東家選擇留下另一位控衛(wèi)?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怂购蟊唤灰住<幢闶侨ツ晗奶烊脒x美國隊——這是籃球領(lǐng)域最崇高的榮譽之一
        ,他也因很少獲得上場時間而遭到嘲笑
        。如果他因此而心懷不甘,完全可以被理解:既然沒人將他置于聚光燈下
        ,他便自己硬生生地闖了進去

        The Athletic的年度球員投票完全視為“反派起源故事”或許有失公允,因為哈利伯頓的職業(yè)生涯一直走在這條路上

        ,但這個投票結(jié)果恰恰印證了我們所討論的一切
        。今年4月,在90NBA球員參與的抽樣調(diào)查中
        ,他被選為聯(lián)盟“最被高估的球員”
        。這在當時顯得荒謬至極——他幾乎帶傷(腿筋傷勢)打了一整個賽季,已經(jīng)率領(lǐng)球隊闖入分區(qū)決賽(現(xiàn)役MVP得主喬爾-恩比德從未做到過這一點)
        ,并且即將第二次入選最佳陣容

        但哈利伯頓的價值以完全非傳統(tǒng)的方式呈現(xiàn)——他并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得分機器”,不是那種每晚通過運球過掉防守者

        、命中高難度中距離跳投來砍下2530分的標準明星控衛(wèi)
        。這與我們對NBA歷史主角的認知截然不同。能在僅得5分的情況下仍成為場上最佳球員
        ,這種特質(zhì)更接近德雷蒙德而非勒布朗——這或許正是許多球員對他不屑一顧的原因,同時也讓他的存在變得如此有趣

        undefined

        任何人都能投進高難度進球

        ,但哈利伯頓在周三東部決賽首場比賽末段的表現(xiàn)之所以更令人印象深刻,顯然也更具獨特性
        ,正是因為其背后的思考過程

        當比賽還剩3秒、球隊落后2

        、球員在禁區(qū)持球時
        ,幾乎所有其他超級巨星都會試圖強行上籃,實際上他們是盲目沖擊籃筐尋求犯規(guī)——這是比賽最后時刻常出現(xiàn)的混亂局面
        ,這些時刻充滿了狼狽與絕望
        ,球員們往往無法理性思考

        而哈利伯頓的特殊之處在于,他總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從不慌亂

        ,始終對自己充滿信心
        ,從不會做出錯誤決策。有多少球員能在不到3秒的時間里
        ,意識到禁區(qū)內(nèi)有米切爾
        -羅賓遜鎮(zhèn)守
        ,明白在籃下無法完成干凈的終結(jié),然后選擇退回外線嘗試一記可能的制勝球
        ,而不是看似“更穩(wěn)妥”的追平比分投籃
        ?哈利伯頓做到了,這正是這次進攻的特別之處——當其他人都在驚慌失措時
        ,他冷靜
        、從容、鎮(zhèn)定自若
        ,準備投進全場最重要的進球
        ,并在之后提醒你:正是因為你需要“窒息”般的防守失誤,才給了他這樣的機會

        undefined

        當這些球員不為你支持的球隊效力時

        ,他們會讓你抓狂——他們能做到你心愛球員做不到的事,并且從不忘記提醒這一點
        。而最終
        ,正是這些球員讓#thisleague(注:NBA官方常用話題標簽)成為一個如此引人入勝的世界。

        NBA就像一部電視劇——每當我們承認聯(lián)盟在尋找新主角時

        ,就已經(jīng)默認了這一點
        。但一部電視劇遠不止有主角,它需要一個豐滿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充滿引人入勝的角色
        。而哈利伯頓就成為了這樣的角色:一個永遠的“逆襲者”,將自己的勝利一次次揉碎在那些更被大肆吹捧的同行臉上
        。阿德托昆博堪稱聯(lián)盟門面候選
        ,多諾萬-米切爾打得像傳統(tǒng)意義上的超級巨星,麥迪遜廣場花園則是這些明星常被加冕的舞臺——但哈利伯頓卻一輪又一輪地撕裂他們的心臟
        ,將其狠狠踩在腳下

        undefined

        或許這正是聯(lián)盟未來真正需要的:我們不能指望另一位像詹姆斯或喬丹那樣的球員出現(xiàn),而每當我們以為可能找到這樣的球員時

        ,總會找到新的理由否定他們
        。球迷文化的神話需要完美的英雄,這反而讓有瑕疵的反派更具吸引力。哈利伯頓的球風不同于競爭對手
        ,行事風格也獨樹一幟
        ,但他依然能擊敗他們,并且在獲勝時放聲大笑——在這個過程中
        ,他正不斷成為這部名為“職業(yè)籃球”的肥皂劇中越來越令人難忘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