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體育 > 綜合

        中新人物丨陳芋汐:冠軍只有一個
        ,但水花有兩朵

        2024-08-09 18:02:58

        中新網北京8月9日電(記者 張曦 邢蕊 趙一凡)“就是一些壓力?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陳芋汐停頓了幾秒

        ,眼淚在眼眶里打轉
        ,她努力憋回去
        ,但在說出“一些外界的否定吧”后
        ,再也說不出一句話

        陳芋汐試圖用左手捂住雙眼

        ,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
        ,但眼淚卻從指縫汩汩流了出來。

        這是一場憋了三年的哭泣

        東京奧運會上

        ,拿了銀牌的陳芋汐
        ,站在領獎臺上,強忍著不讓眼淚掉下來
        ,因為她不喜歡在公眾視野里流露出過多的情緒

        但這次不一樣,三年來外界的噪音像潮水一樣吞沒她:包括她的家庭

        、她的傷病
        、她的成績以及她的隊友……陳芋汐小心翼翼藏了很久的情緒,在這一刻終于得到了釋放

        賽后的采訪間

        ,全場目光都聚焦在冠軍身上。

        記者問全紅嬋:怎么看待“天才少女”這一稱號

        全紅嬋面有慍色

        ,“我不是你們所說的天才,都是練的
        ,一遍一遍地練……”

        一旁的陳芋汐已恢復了一如既往的狀態(tài)

        ,安靜地坐在隊友旁邊。不知是否還有人能夠記起
        ,上一個被稱為跳水“天才少女”的
        ,正是陳芋汐。

        吳敏霞恩師史美琴是第一個發(fā)現陳芋汐天賦的人

        看到在平衡木上“瞎玩”的陳芋汐時

        ,史美琴提醒陳父,你女兒是跳水苗子
        ,但夫婦倆不為所動

        按照最初設想,陳芋汐原本走的奧數而不是奧運這條路

        讀幼兒園時的她

        ,已經展現了學習的能力
        ,對于求面積
        、求體積的數學題以及乘法口訣表,都已能倒背如流

        但命運從不循規(guī)蹈矩

        。或許是身體里流淌著父母的體育基因
        ,陳芋汐對體育有著更大的興趣

        2008年北京奧運會,3歲的陳芋汐爬上電視柜

        ,跟著中國健兒唱國歌
        。她還拍了一組豎劈一字馬的藝術照
        ,旁邊寫著“2020年,實現我的夢想”

        6歲那年

        ,陳母覺得女兒練體操太難,想起了史美琴的建議
        ,決定讓陳芋汐“玩”跳水
        ,沒想到,這個天性怕水的小女孩
        ,卻跳進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不管是伯樂史美琴,還是啟蒙教練金曉峰

        ,以及一直陪伴成長的教練余曉玲
        ,大家對陳芋汐的印象都一樣,太特別了

        史美琴覺得小時候的陳芋汐不似吳敏霞那么刻苦

        ,“一被教練批評,她就耍小性子不練了
        ,爸媽給她說多了
        ,她就不理了?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彪m然如此
        ,陳芋汐總練得比其他人好。

        金曉峰至今都會感慨

        ,“一丁點大的小囡
        ,已經會做倒立、翻滾等動作
        ,靈巧極了
        。”金曉峰常?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匆婈愑笙嬉粋€游戲——假設毛巾就是自己
        ,然后把毛巾裹起來丟進水里,嘴里念叨著:“你要這樣跳
        ,你呢
        ,要這樣跳!”

        余曉玲對陳芋汐的評價是

        ,非常聰明
        ,是個用腦子訓練的運動員。

        2017年6月1日

        ,是陳芋汐進入上海跳水隊后的第一個兒童節(jié)
        ,不到12歲的她第一次嘗試206C——向后翻騰三周

        起跳、翻騰

        ,她試圖在空中打開身體
        ,但只翻騰了兩周半,就幾乎以和水面平行的姿態(tài)
        ,重重砸了下去

        四濺的水花狠狠打在她小小的身上。

        上岸后

        ,陳芋汐鼻頭通紅
        ,輕揉著被砸痛的后背向余曉玲走去。由于長時間浸泡在水里
        ,她的頭發(fā)已經褪色發(fā)黃

        余曉玲沒有半點憐惜,對于優(yōu)等生她反而更加嚴厲

        ,“空中數數了沒有
        ?三在哪知道吧?嚇吧
        ,就自己嚇自己
        。”

        眼眶紅紅的陳芋汐始終沒有讓淚掉下來

        。她緊緊抱著胳膊
        ,又堅定地走向跳臺,一次又一次逼自己“跳下去”后
        ,只用了三堂課的時間
        ,陳芋汐就熟練掌握了這個動作。

        一年后的陳芋汐

        ,迎來了自己的時代

        2018年她第一次參加成年組比賽,就在全國跳水錦標賽獲得女子單人十米跳臺

        、男女混合雙人十米跳臺兩項冠軍
        。2019年她進入國家隊,僅四個月后
        ,便以439分獲得世錦賽女子單人十米跳臺冠軍

        外界認為

        ,她就是中國跳水新一代的“天才少女”

        有體育記者回憶,那時陳芋汐的水花和后來全紅嬋的很像

        ,都很小
        ,很驚艷

        冠軍只有一個

        2020年是陳芋汐從小給自己制定的圓夢之年,所有人都在期待這個“天才少女”大放異彩時

        ,東京奧運會延期了

        這一年,陳芋汐長高了12厘米

        。普通女孩子或許會因為身高雀躍
        ,但她卻希望自己能再矮一點。因為身高
        、體重的增加
        ,會影響運動員動作的穩(wěn)定性,導致技術能力嚴重下降

        這也就是運動員們必須要面對的發(fā)育關

        為了控制體重,陳芋汐用了最簡單也最難熬的辦法:少吃

        。她幾乎戒掉了甜食
        ,一天上稱六七次,偶爾回家吃飯
        ,也只吃幾口蔬菜

        自身能力提升的速度,遠遠趕不上身高和體重增長的速度

        。有時候隊里5個人出去參加比賽
        ,4個人進決賽,只有陳芋汐是被淘汰的那個

        一直很穩(wěn)的她

        ,心態(tài)出現起伏——會自責,“大家這么看好我
        ,我卻什么都做不好
        ,有點辜負大家”,也會擔心
        ,“可能有年紀小的運動員上來”

        果然,也正是這一年

        ,13歲的全紅嬋以總積分第一的成績獲得東京奧運會參賽資格

        人們用“橫空出世”來形容全紅嬋在東京奧運會上的“水花消失術”,高過全紅嬋一頭的陳芋汐

        ,仿佛看到了兩年前的自己

        在這之后,女子10米跳臺成為陳芋汐和全紅嬋的統治區(qū)。

        競技體育是殘酷的

        ,因為冠軍永遠只有一個
        。兩個女孩既是最好的隊友,也是最強的對手

        東京奧運會后的三年里

        ,全紅嬋和陳芋汐包攬了所有國際比賽的金牌,在國際國內比賽里直接對話13次
        ,陳芋汐贏了9場
        ,2023年實現了世錦賽三連冠。

        童年的夢想一直埋在她心底

        。小學作文里
        ,學校拍攝的紀錄片里,陳芋汐都勇敢表達:想在奧運會上拿第一

        其實陳芋汐已經圓夢了

        ,在女子雙人十米跳臺上,她拿了兩屆冠軍

        但這個一向對自己有著高要求的少女

        ,仍然希望能拿到奧運單人項目金牌,實現個人大滿貫

        “漂亮

        !太棒了!”6日晚
        ,當陳芋汐在巴黎女單10米臺決賽第四跳完207C時
        ,解說興奮大喊。

        賽前外界一致預判

        ,陳芋汐和全紅嬋
        ,誰的207C完成更好,誰就有奪冠的可能

        這一跳

        ,陳芋汐獲得了89.10分。然而
        ,一分鐘后
        ,全紅嬋就打破了這個分數。

        肩膀

        、胳膊
        、手腕甚至手指都貼滿了膠布的陳芋汐,再一次與單人奧運冠軍失之交臂

        賽后對于陳芋汐的采訪

        ,媒體更加關注她如何看待和全紅嬋的競爭,她回答得大方得體。

        “可能有一點可惜

        ,因為分差也不大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無論說是她拿或者我拿

        ,大家都是在為中國而戰(zhàn)?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只有前跳水奧運冠軍的師哥何沖敢直接發(fā)問:“兩次奧運會輸給她

        ,信心有被動搖嗎?”

        陳芋汐堅定地搖頭:“我覺得沒有

        ,我還希望下次再來
        。”

        水花有兩朵

        有人用“既生瑜何生亮”形容兩人的關系

        。有人反駁:為什么非要選一個呢
        ?就像她倆的名字一樣,月亮和潮汐本就密不可分

        陳芋汐只比全紅嬋大一歲半

        ,處女座的她,喜歡一切井井有條
        。多哈世錦賽前
        ,她在酒店房間一邊接受采訪,一邊把衣服疊得整整齊齊

        她愛看書

        ,尤其是破案和懸疑的類型,特別喜歡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
        。訓練結束后晚上的時間不多
        ,但她會安排得滿滿當當。最早是聽音樂
        ,后來是練字
        ,最近一兩年是上網課學英語。

        她的包上也掛滿了玩偶

        ,她會和朋友一起打游戲
        ,一起穿JK制服拍照,她總會擺出可愛的甜妹姿勢
        ,要么比心要么比V
        ,和賽場上那個動作凌厲的跳水冠軍截然不同。

        三年前接受采訪時

        ,她說自己“心里住了個小公主”

        但三年后,出征巴黎前,她直言不會在公眾視野里流露出過多的感情

        ,“會比較克制一點”

        社交媒體上,粉絲對陳芋汐的這三年充滿了憐惜

        。贏了不對
        ,輸了不對,用英語接受采訪也不對……好像她怎么做都是錯的

        陳芋汐從不辯解

        ,她的社交媒體私人內容變得不再可見,留下簽名“越努力越幸運”
        。然后像馴服水花一樣
        ,把自己的情緒藏了起來。

        只有在2023年獲世錦賽女子單人十米跳臺冠軍后

        ,她才寫下18個字:帶著征服巨浪的勇氣
        ,悄聲無息地匯入大海。

        沒有人知道陳芋汐最內心的想法

        ,哪怕是朝夕相處的全紅嬋
        。面對“陳芋汐最想養(yǎng)什么動物”的提問,全紅嬋第一反應是水豚卡皮巴拉
        。陳芋汐確實有不少卡皮巴拉的玩偶
        ,書包上還掛了一個大的。

        陳芋汐也笑

        ,但幾秒后她給出了意外的答案“貓”
        。卡皮巴拉是情緒穩(wěn)定的象征
        ,但貓卻截然相反

        兩人就像兩朵水花,雖然有著太多不同

        ,但卻一樣的優(yōu)秀
        ,一樣的溫暖,一樣惺惺相惜

        全紅嬋說

        ,身邊有陳芋汐,她會比較安心
        。陳芋汐說
        ,身邊有全紅嬋,她會更放心

        多哈世錦賽后

        ,陳芋汐沒能實現四連冠
        ,但她情緒絲毫沒有受到影響,和全紅嬋一起在場館外玩游戲
        ,她覺得兩人就應該互相鼓勵互相支持
        ,比賽輸了會有遺憾,總結好后下次再努力

        巴黎奧運10米臺決賽時

        ,陳芋汐在全紅嬋前比賽,每一跳下來
        ,她都會注視對方的表現
        ,然后鼓掌
        。全紅嬋奪冠后
        ,轉播鏡頭試圖在她臉上找到情緒,卻只看到她早早張開雙臂
        ,要給對方一個祝福的擁抱

        領獎臺上,全紅嬋悄悄看了陳芋汐幾次

        ,陳芋汐發(fā)現后
        ,立馬露出了比拿雙人金牌時還燦爛的笑容。

        當晚的直播

        ,兩人互相給彼此寫下了小卡片

        陳芋汐給全紅嬋的是:小紅寶寶,希望你在未來的路上越來越好

        ,永遠做個快樂無憂的小女孩吧

        巴黎場館的水面,在光照射下發(fā)出閃耀的光芒

        ,冠軍只有一個
        ,但水花可以有兩朵,就像陳芋汐和全紅嬋那樣